2022年04月12日
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感受器官,随着人的出生,发育、成熟、衰老,眼睛的屈光状态也在一定的规律当中发生着变化。
0-10岁
出生时,未接受光的刺激,眼睛尚未发育成熟。那时的屈光状态大都在远视200~300度左右,视力很差。
光的刺激促进眼睛的发育,远视逐渐减少,眼屈光度向近视方向移动。同时,视觉从看不清东西到看得清东西(视力1.0以上)方向发育,这是视觉发育定型的关键时期。
这个时期如果由于屈光度异常引起眼睛不能正常发育的话,将影响视觉发育而引起弱视。如不及时治疗,错失时机,在人生以后的时间里视力将不可恢复。
10-20岁
这段时期眼睛还是"近视化"的过程,经过前一阶段眼睛的发育,屈光度由出生时的远视200~300度逐渐到轻微的远视或正视阶段。
这个阶段"近视化"速度比前一阶段减缓或逐渐停止。但是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,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以及遗传因素,使我国大多数青少年"近视化"速度非减而增。
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合理用眼,注意用眼卫生,看书写字保持一尺距离,近距离用眼后每半小时远眺。对有屈光度的眼睛佩戴合适的眼镜,控制近视的发展。
20-40岁
这个阶段屈光状态趋于稳定,度数的变动不大。30岁以后至45岁,则有轻微远视方向移动,平均有25度左右。虽然屈光度数比较稳定,但还是有轻微的变化。
有些人往往戴了五年、十年的眼镜没有重新验光,认为戴着还清楚,未予重视。特别在35岁以后,近视度数会有所减低,那时如还戴着原来的眼镜,看近就相对有点吃力,引起视疲劳,老化眼也会提前出现。
40-60岁
这个阶段眼睛睫状肌调节力下降,出现老化,需佩戴老花镜辅助近距离阅读。同时眼睛的屈光状态继续向远视方向发展,这跟晶状体曲度及皮质折射率均匀增高有关。
这个阶段看远,看近需要不同度数的眼镜。同时由于不戴眼镜矫正引起的眼疲劳,眼干症状明显增多。
60岁以上
由于睫状肌调节减弱,晶状体老化等原因,屈光状态继续向远视方向发展,称老年性远视。
在此过程中,如发生白内障,特别是晶体膨胀期,可以出现一过性近视。表现为原来老花眼看近费力的眼睛能清楚地看书、看报。这其实是白内障加重的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